大家在影视剧里常常看到
坏人给好人下毒的情节
一般都会用到“砒霜”这个东西
于是我们都知道砒霜剧毒
但殊不知,它其实也是一味良药
可以“以毒攻毒”
它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方面
有着非凡的功效
近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引进口服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开展内地首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病情控制稳定,已出院回归正常生活。
白血病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又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它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白血病,患者因为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失控,异常的早幼粒细胞增多,从而导致正常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白血病。患者发病时主要症状是凝血功能不正常,全身多器官都有出血可能,同时伴有无力、易疲乏、发热等。
针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治疗,传统的疗法是注射三氧化二砷,根据临床治疗情况,近90%的患者能够恢复凝血功能,缓解症状,控制病情。注射三氧化二砷作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效药物,在临床应用已有多年历史,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常见的一线药物。患者首次治疗需住院每天注射持续6至8周,休息6至8周后再次入院进行注射治疗,整个治疗需持续9至18月,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早在2010年香港大学医学院成功把口服三氧化二砷,研发成口服药物,是首只完全由香港研发的处方药物,香港有超过100名白血病患者服用及接受治疗后,已经康复。目前,香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已经不再使用注射剂。2023年3月,港大深圳医院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成功申请并到货口服三氧化二砷,并于10月开展内地首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家住罗湖区的李女士(化名),今年52岁,是一位自由职业者,今年10月国庆期间,腿腹沟长了一个核桃大小的包块,并出现发低烧、鼻子痛等症状。在家附近社康打了三天点滴,烧退了,包块小了,但仍觉得没有精神,于是在外院检查发现血小板很低,医生建议到血液科就诊。李女士当天就来到港大深圳医院血液内科,确诊患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知这个消息时,李女士如同遭遇晴天霹雳,她不敢相信自己得了白血病,茫然无措地失声痛哭。
在港大深圳医院办理住院后,李女士陷入深深的痛苦中,想到家中的两个孩子,一个刚上大学,一个还在读高中,李女士仍无法面对自己的病情,感觉进入了人生至暗时刻。港大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朱知梅教授了解到李女士的情况后,一次又一次耐心劝慰,主治医生黄靖更是一天多次对她开导劝解。经过三天的细致引导,听到了医生们说这是一个有可能被治愈的疾病,李女士终于选择了勇敢面对,开始听医生讲解治疗方案。朱知梅教授向李女士介绍了传统的诊疗方法和尝试口服三氧化二砷的新治疗方案。李女士感觉新的治疗方法更加简便,可免于注射和后续多次住院,对生活的影响较小,和丈夫讨论后,决定尝试口服三氧化二砷治疗方案。鉴于李女士是内地首例使用口服三氧化二砷的患者,港大深圳医院血液科仍然为其住院治疗,以便随时观察药物反应。治疗期间,李女士凝血功能稳定,出现的副作用较小,顺利进行第一阶段的用药疗程。完成第一个治疗周期出院后,李女士之后只需在家按医嘱规范服药,无需住院。她感慨地说:“现在整个人都精神多了。感谢港大深圳医院血液内科团队,不幸患上这样的病,但幸运遇到的是朱知梅教授和黄靖医生,还有临床药师刘松吉,他们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医生,不仅治病,更是医心,即使我现在出院了,他们还是会不间断和我联系,关心我的身体状况。”港大深圳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朱知梅教授介绍:“与静脉注射相比,口服砷剂更加便利病人使用,可无须住院,且剂量容易调整,从香港的使用经验看,患者的治愈率比较高,符合预期目标。”香港大学医学院夏乔利教授将于2023年12月在美国血液年会分享口服三氧化二砷的最新试验情况,相关论文将于后续发表。据了解,在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帮助下,经由相关捐赠流程对内地首批患者给予免费用药捐赠,李女士也是受惠免费使用该药的首位患者。作为全国首家“港澳药械通”试点医院,港大深圳医院截至目前已引进20个药品、11个器械,政策红利惠及全国各地患者,已有超过2800人次获得治疗。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血液内科自2016年开科以来,共行造血干细胞移植200余例,移植技术、CD34+细胞检测技术、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技术水准优异;并于2021年开展国家认证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及诊疗水平获同行及产品质控认可。科室不断发展并完善了血液系统疾病诊疗体系,在“港澳药械通”政策支持下可覆盖所有血液病诊疗方案,在多学科支持合作下可为患者提供全流程诊疗,践行“大病不出深圳”的医疗服务理念。护理团队重质量、精专业、讲循证、抓细节,不断探索风险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循证护理实践、建设人文关怀病房,在移植护理、静疗护理、采集护理、CAR-T细胞治疗等方面不断探索。参考FACT细胞治疗标准建立限制级技术血细胞分离单采管理制度、单采护理人员准入制度及培训制度,在学术交流会中分享经验多次受邀到全国性、省市级的护理大会交流。探索风险管理工具在新技术新项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建立规范的CAR-T细胞治疗相关制度及流程,保障CAR-T细胞治疗的顺利推进。引入FACT细胞治疗实验室标准,建立中英对照的规范SOP、高标准的室间质控及审核,保障临床造血干细胞高质量检测、冻存、回输的同时也获得中华骨髓库认可,受邀在全国移植协调员培训会分享经验。